這個世界怎麼了?──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
作者:佐藤友哉
出版日期:2008年04月03日
購買日期:2008年06月05日
閱讀日期:2008年06月08日
看完《鏡姊妹》後,我本來以為這輩子不會再有機會看佐藤友哉的書了,沒想到連一年都還沒過完,我就被迫(?!)買下他的新作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。好吧,既然勢必得要讀完它,再衝著據說這是佐藤老兄的蛻變之作,我便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閱讀。
我想,我和佐藤老兄應該是電波不合吧,不,搞不好不止是不合,而是根本就差距十萬八千里,人家說「三歲一代溝」,我和他也不過就只差三歲一個代溝呀,為何我總覺得他根本不是跟我同一世代的人?究竟是他太奇怪,抑或是我自己有問題?我難以,不,應該說根本無法理解,他想要透過作品表達些什麼。或者其實,我是書中〈慾望〉一篇的那個老師,苦苦的尋求目的,尋求解釋,而佐藤友哉卻是那些學生們,毫無理由、毫無解釋,就只是想要這麼做?(而且也就這麼做了)所以我才陷入和那位老師相同的窘境,無法交談。
書中共收錄了六則故事,每篇故事都是以九到十一歲之間的孩子(們)為主角,故事頗黑暗,也充斥著許多血腥場面,壞人滿街跑,屍體滿天飛;讓我無法忍受的倒也不是這些黑暗或血腥的部份,而是故事以第一人稱觀點來描寫孩子,這些孩子的內心卻極為老成,不但會想一些連成人都不見得會想的事情,還會用一些不像這個年紀的孩子會使用的詞句,的確,他們經歷了許多極為黑暗、悲傷的事情,逼迫他們的內心成長(甚至扭曲),但不管怎樣,是能跳脫到哪裡去?這些想法詭異的孩子根本不像是孩子,而是披著孩童外衣、偽裝失敗的青少年吧。
再說到黑暗及扭曲的內心,我可以接受「有原因」所造成的黑暗與扭曲,例如〈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〉與〈娃娃人〉中的主要角色,環境與群眾(成人們、其他孩子們)在他們身上加諸了黑暗與邪惡,所以他們想要大聲控訴,想要表達憤怒,想要推翻這一切不合理。然而像〈大洪水中的小房子〉和〈慾望〉,佐藤友哉的留白太多,所描寫的情緒也太過於淡漠與疏離,缺乏造成如此結「果」的原「因」,情緒失去了著力點,只讓人覺得自己抽離了現實,在一旁觀看著莫名其妙的荒謬劇場,與我無關,也不痛不癢。
雖說「巧合成就小說」,小說之所以成為小說,難免會出現許多巧合之事,「巧合」這種東西,用得好,能為故事添增趣味,用得不好,卻容易令人心生厭煩;尤其是倒楣型的巧合,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,令人疑惑不解,也心疼不捨,一定要為了一個目的,而如此折磨主角嗎?一定要暴力加上性侵害,才能夠顯出社會的黑暗與扭曲嗎?
個人極主觀評分:★
我有很多疑惑,不過最大的疑惑是〈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〉一篇中,柴田被瞧不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?之前(忘記在哪本書看到的了)曾聽過在日本出生,承繼日本姓氏的韓國人,在日本的立場頗為尷尬,因此從鹽見的用詞「歧視」,還有町井提到的「出身」詞(不過「上課會教到這些」,到底是指歷史上發生的什麼事咧?我跟日本的歷史不太熟啊啊),我推測柴田可能是移籍日本的第二代韓國人。
東嫌西嫌嫌成一團,其實有一個部份我還蠻喜歡的,就是…封面(爆)。
心得寫到一半,小c傳來訊息告知日本的一則可怕新聞:秋葉原驚傳街頭殺人案 7死10傷,直覺就想到了本書……。
【延伸閱讀】
→ 第11期心得(逆轉讀書會)
【佐藤友哉作品集】
→ 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(博客來網路書店)
→ 鏡姐妹的飛行教室─鏡家事件外傳(博客來網路書店)
→ 聖誕節的恐怖份子 invisible x inventor(博客來網路書店)
→ 沉沒的鋼琴──鏡創士還原的犯罪拼圖(博客來網路書店)
→ 搪瓷靈魂的比重──鏡稜子與變裝密室(博客來網路書店)
→ 電影般的風格──鏡公彥理想的殺人方式(博客來網路書店)
誰再逼我看佐藤友哉的書,我一定跟他翻臉(淚奔)
我原本猜是部落民 @@”
不過韓裔第二代也是有可能的 …
照片那顆玩具恐龍頭有妙到 XD
TO 小c:
部落民?日本的部落民在歷史上有發生什麼事嗎?我真的不太熟 orz
TO 卡蘿姊姊:
那個就是按牙齒會隨機咬下的恐龍玩具,有一陣子我跟小湯每天都會拿來玩,測試當日運勢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