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謎理館】新文: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
本期謎理館新文章「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」已經發表。由於字數限制的緣故,專欄部份僅以介紹此次入圍徵文獎的五篇作品內容為主。而我個人對作品集的心得感想,則另行撰寫附錄於底下,兩篇文章可以相互對照閱讀。
〈畢業生大逃殺〉
本篇作品除了題材特異外,情節本身的佈局安排也相當吸引人,故事以沉迷網路的主角視點切入,帶出現今多數人已習以為常的網路搜尋,藉此為關鍵串起整個謎團。且作者更在讀者以為已經解開全部答案後,利用其中伏筆再次翻轉,揭露最終真相,使結尾與故事標題做出完美的相互呼應,令人印象深刻。
〈刑〉
本篇作品在陰鬱氣氛的營造上,以及對於主角刑德威的心理刻劃,都表現得非常優異,連不喜歡冷硬派推理的我,都忍不住深深沉迷到故事情節裡,難以自拔。而描寫call-in節目與媒體名嘴言論的情節設計,一方面既讓讀者感到熟悉親切,另一方面也藉此提出死刑的正反兩面論點,給予讀者們閱後深思的機會。不過,本作在推理與謎團方面留下了太多細節疑點,對於主角以外之角色的心理描繪也不夠深入(特別是真兇),讓整個故事在末尾走調,實在相當可惜。
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故事中穿插的妙言佳句,例如:「這便是節日的意義,讓全世界在同一時間,掛上同一張面具,做同樣的事情。」(P.068)、「辦案多年的經驗告訴他,把事情簡單化、因果化是人的本能。」(P.073)、「看著活人變成屍體的過程,就像自己也有什麼跟著死去了那樣。但被殺的人只會死一次,殺人的人,必須一死再死。」(P.097),這類句子在故事氛圍的構成上,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,讓人不禁想要提筆畫線。
〈盡頭之濱〉
我一向喜歡以不同角色的觀點,來敘述同一個故事的作品類型。但沒想到最符合我喜好的本作,卻是五篇入圍作品中我最不喜歡的一篇。雖然作者除了最一般常見的日誌、記事之外,還用了錄音筆、電話通聯等媒介做為記錄,這一點相當特別、有趣;但對我來說最大的困擾,就是故事中用了過多、過於文藝的形容詞。若說是為了要塑造角色的個性而用,那倒也還好,但每轉換一個角色視點,形容詞的使用卻毫無改變,反而造成了閱讀上的混亂與障礙。
我十分懷疑,這篇作品真的能夠算是推理嗎?除了評審提到的安眠藥問題外,故事中還有太多的不合理之處(詳見可可、路那的文章)。而且,最末日本警方的電話通聯內容也相當畫蛇添足,不明白作者究竟是想藉此表達什麼?我只看到藉由警方之口說明死者的身份、生平,以及對案發經過的隨意推測(毫無線索或證據支持)。難道只是想強調死者是壞人,他「死有餘辜」嗎?未免太刻意了。更何況,不論死者為人如何,這都完全不能用來合理化他的被害與草草結案的事實。
〈少女的祈禱〉
雖然本作的開頭結構略嫌鬆散、混亂(尤其是角色的出場與定位),作者也未對少女的心理動機做更深刻描寫,而顯得有些失色。但一步步按部就班的推理過程、精彩萬分的故事轉折、一再翻轉的案情真相,以及令人不勝唏噓的故事結局,讓我驚豔不已,得到首獎可謂實至名歸。
〈索菲亞.血色謎團〉
作者對於伊斯蘭世界的資料搜集之完整、考究之嚴謹,在氣氛的營造、細節設定的縝密與巧思上,都令人感到讚嘆佩服。不過,寫這樣一個多數台灣讀者較不熟悉的宗教世界,其實還蠻吃虧的,尤其故事中又融入了大量穆斯林用語,知道的會覺得異國風味迷人,不知道的大概光是頻頻被迫跳出故事去讀註解,閱讀情緒就受到了嚴重影響吧。可惜的是,故事後半似乎太過專注於推理、解謎與真相的揭露(還有陰謀),壓抑掉了故事本身背景的獨特風味。若這個故事不堅持寫成推理小說,或許能有更好的表現也不一定。
個人喜愛度:★★★★
【延伸閱讀】
→ 第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總決審評審會議紀錄(台灣推理作家協會)
→ 真.八年謀殺的心與技 – 第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文學獎入圍作品心得(BY 李柏青)
→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(BY coccus)
→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(BY 路那)
→ 《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》讀後短感(BY 卡蘿)
→ 推理成癮。(BY 陳浩基)
※基哥相當認真地在部落格中,為每一篇參賽作品寫了介紹與講評。
【購買資訊】
→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八屆徵文獎作品集(露天拍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