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出口就在旁邊,只要你願意去看
作者:蘿蕊.葛利布(Lori Gottlieb)
出版日期:2020年04月01日
閱讀日期:2021年03月11日
文章初刊登處:Readmoo閱讀最前線
人在一生當中,相處時間最長的對象是自己,按理來說,最瞭解自己的人應該就是自己,然而事實卻往往不是這樣,就像那句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人們很容易困在自己的情緒裡,猶如牢籠內的囚犯般抓著鐵窗猛搖,以為自己走投無路,殊不知出口就在旁邊,轉個方向就能看到──只要你願意去看。
如此生動的比喻,正是出自於《也許你該找人聊聊: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,以及我們的生活》這本書,雖然名字有點長,內文的篇幅更長,但讀起來絲毫不覺冗長,書中沒有嚴肅枯燥的說教,也沒有乍看富有哲理、實際幹話滿滿的心靈雞湯,而是跟書名寫的一樣,只是輕鬆地坐下來聊一聊。
作者蘿蕊.葛利布(Lori Gottlieb)是一名諮商心理師,不過,她並非打從一開始就清楚這就是自己的天職。原本在娛樂產業工作的她,曾經是《急診室的春天(ER)》和《六人行(Friends)》製作團隊的一分子,就在影集的製作過程中,因緣際會接觸了醫療現場,並因此而萌生轉換跑道的想法。
當然了,從想法到實行之間,必定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,也會有許多方面需要考慮,更免不了有各式各樣的困難需要克服,作者在這方面的著墨算不上多(畢竟不是本書重點),但可以看到她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中取得平衡,相當勵志,真的會覺得如果有想做的事,不論幾歲去嘗試都不嫌晚,再怎麼樣也比光說不練,等到日後才後悔「為什麼當初不做」來得好。
知道作者擁有相關經歷,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《也許你該找人聊聊》的章節安排這麼有影集感了(據說也確實即將改編為影集)。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一小段故事,章節的末尾確實完結了那一段故事,但又讓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後續發展;跳躍式的敘事節奏也有加分效果,畢竟有些時候,就是知道了後來發生什麼事,再回頭去看才會覺得內心更有感觸。
透過蘿蕊筆下這一場又一場的諮商,在明瞭「心理治療就是認識真正的自己」的同時,彷彿也是在閱讀過程中慢慢與自己和解,正確地認知到恐懼、脆弱、焦慮、嫉妒、悲傷……等一切情緒都是正常反應,不必害怕它們,也無須因為產生這些情緒就認為自己不夠「好」,只需坦然承認並接受,學習與它們和平共處。
除此之外,書中也談及現代人不擅面對的道別與死亡。在醫學發達的現今,死亡似乎不再那麼如影隨形,再加上傳統文化從小就教導我們避諱死亡話題,使得有朝一日真正面臨死亡時(不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),就不曉得該如何反應了,大部分人只知道說些沒有意義的空泛安慰,卻沒有想過將死之人(或是他的親人)也許並不希望聽到這些。
不由得回憶起高齡長輩曾提過身後事的安排,當時的我自以為安慰對方地說了「你身體還很健康啦」之類的話,隨後就速速轉移話題。讀了本書之後,我才明白這些話並不能起到安慰作用,也知道了這其實是很自然的自我保護反應,為的是隔絕聽聞死亡時所帶來的不自在,雖然我還是不清楚下次遇上這樣的話題該如何回應,但至少我已經知道:不要再說那些陳腔濫調了。或許,靜靜地陪伴並認真記下長輩的希望,更能夠為自己及長輩帶來安慰吧。
閱讀《也許你該找人聊聊》的收獲很多,認清了「痛苦沒有等級之分」,瞭解到「有時候就是會碰到這種事」、「生命中有太多沒有答案的事」,懂得「不確定代表的不是失去希望,而是可能性」,明白很多時候,情緒上來就是一個直覺反應,我們不見得知道自己當下為什麼會生氣(甚至還可能在事後試圖合理化自己的反應),而那極有可能是出於「轉移作用」──用比較安全的方式抒發對某人的情緒:你氣的是A,但因為某些原因不方便發火,於是悶著一股氣,最後變成對B發火。
在遇上令人不耐煩或者煩躁的情況時,也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思考:自己和對方的情緒反應,會不會是被什麼其他因素影響了?很不可思議的,心情就這樣變得平靜,不那麼容易被激怒,比較能夠體諒他人。我喜歡自己這樣的改變,也期許自己能夠繼續維持。